产业新闻

NEWS

新闻动态

药企“花式自救”,套路到底有多野?

发布时间:2022-08-23 16:25:58 浏览次数:

行业大破大立之下,医药企业开始“花式自救”。

不少医药人说,今年是他们入行以来最艰难的一年,而企业的众生相则在半年报和资产买卖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的展现。

那些过得轻松的企业,多数是有重磅产品傍身;过得艰难的企业,有的试图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有的通过裁员,或变卖资产、砍管线,以此期望跨越产业周期的低谷。

裁员持续发酵

在行业转型阵痛期,小企业生存困难,即便是“医药一哥”也难以幸免,势必会受到负面影响。

上周五,恒瑞发布了“最昏暗”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恒瑞的业绩不仅没有明显起色,而且裁员的幅度更是进一步扩大。继去年优化销售人员近4000人之后,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人员继续减少2300余人。另外,销售费用也在同步下降,同比下降了29.98%。

除了恒瑞外,近期业内的裁员消息更是此起彼伏。

据“E药狗子”消息,国内一家罕见病外企也加入了裁员的行列。全国不到100人,要知道,这家企业的罕见病产品线年初的时候还在扩招,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开始裁员了。

同时,另外一家器械M司也开始裁员了,猜测原因可能是该公司的吻合器在某些省份的集采中没有中标。没有中标就意味着要缩减人头,涉及的相关人员优先让其内部转岗。如果不想转岗,也不想在M司耗着,那么可以申请被裁,有赔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一则裁员消息来自L司。该司县域200多人全部被裁,试用期内赔偿N+1,过了试用期的则赔偿N+2。据悉,该司县域人员很多都是从网红药企一起跳槽过去的。

事实证明,这股裁员浪潮下半年还将持续。

老牌药企卖房求生

为了“挖掘沉寂资产,盘活低效资产”,老牌药企东北制药在半年报发布前夕突击卖房。两套房产位于北京西城区,按照市价,出售价格将超过2000万元,从购置到出售,这两套学区房为东北制药获得近8倍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东北制药净利润持续下滑,直到去年,才遏止了这股下滑的趋势。

东北制药并不是第一家因卖房而引发市场关注的药企。近年来,包括海正药业、四环生物、佛慈制药、康芝药业等在内的药企,都有通过卖房卖地来“回血”。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美国的渤健也计划出租一块马塞诸萨州的办公场地。这是渤健早年富裕的时候购置的,现在随着人员和项目的缩减,这些房子也被空了出来。

而且今年3月,渤健还发布了裁员通知,计划裁员规模达到千人以上,以实现“年省5亿美元”的计划。

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卖房或收租来提供多一些现金流,缓解企业压力,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除了裁员和出售固定资产外,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些医药企业还开始出售产品线,从而集中力量进行重点业务的开发。

上周,四环医药在上半年预亏的情况下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会把管理重心聚焦在成长性更高的业务板块,逐步剥离业绩不达预期的仿制药业务及其他非核心大健康业务。

而在此之前,三叶草生物就率先用实际行动贯彻了“把钱花在刀刃上”的真理。优先把所有资源配置给新冠疫苗这一项目,暂停目前的其他3个临床管线投资,减少非新冠项目和新项目的投入。简单地说,就是公司钱不多了,砍掉其他管线,把剩下的钱用在刀刃新冠疫苗上。

企业的命运沉浮都是时代与行业发展的缩影。

过去几年,受益于政策的利好,许多医药企业都得到了足够的资源和资金支持。然而,随着2021年下半年“寒流”的来临,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创新企业,都面临相同的发展困境。

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的反复、集采的持续推进,以及国际局势的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医药企业的处境显得更为艰难。

因此,无论是裁员,还是出售房产,或是砍管线,这些举动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这些也仅仅只是众多医药企业自救的冰山一角。

山东佲慧康宇健康产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医药大健康”的发展,搭建医药大健康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我公司专注打造佲慧康宇医药电子资料管理平台,加快信息互通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质量管理和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咨询热线:0531-87901115

集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腊山工业园腊山路18-41号

  •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日 8:30-17:30]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腊山工业园腊山路18-41号
  • 座机:0531-87901115
  • 邮箱:mhky@soroup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