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闻

NEWS

地方法规

贵州省智慧医院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出炉

发布时间:2022-07-25 09:11:20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印发《贵州省智慧医院三年提升计划(2021-2023)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将在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

  贵州省智慧医院三年提升计划(2021-2023)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健康贵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贵州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方案〉的通知》(黔健推委发〔2021〕1 号)等文件精神,在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医疗卫生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现互联融合、开放共享,探索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及智慧管理运行模式,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以人为本。突出智慧医院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扩展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医疗需求。

  ——互联互通,便民惠民。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医院间、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与融合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广泛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

  ——强化标准,确保安全,按照法规为本、标准先行,安全为上、保护隐私的要求,落实医疗信息标准,夯实医院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增强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确保信息安全可控。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落实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及互联互通试点省和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要求,不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提升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分年度目标

  2021年底前,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完成“黔康码”应用环境改造,二级、三级公立医疗机构持码就诊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70%以上。试点推进区域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推进建设5家互联网医院。

  2022年底前,全省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支持“黔康码”应用,实现持码就诊全覆盖。推进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区域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推进建设10家互联网医院。4家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国家医疗健康信息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及以上水平。50%以上的二级、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分别达到3级、4级及以上水平。

  2023年底前,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实现“黔康码”看病就医“一码通行”。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区域检查检验结果共享全覆盖。推进建设30家互联网医院。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及以上水平。80%以上的二级、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分别达到3级、4级及以上水平。二级公立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分级评估达到2级及以上水平,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

  三、建设重点任务

  (一)以服务临床为基础,扎实建设智慧医疗。

  1.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国卫办医函〔2018〕1079号),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夯实医疗信息互通共享的基础,优化就医流程,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业务一体化管理。

  2.推动医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按照《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规范》(WS/T447-2014)等标准规范,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推进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逐步实现医疗数据统一管理应用。推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数据融合应用,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等医疗健康信息的互通共享。加快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信息系统平台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共享。

  3.加强智能化和新兴技术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推动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应用,丰富新兴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场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二)以服务患者为中心,规范提供智慧服务。

  4.提升智慧服务水平。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充分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提供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诊间结算、移动支付、院内导航、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实现临床诊疗与患者服务的有机衔接,缩短就诊者排队等候时间。

  5.深化远程医疗应用。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制度,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运行。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探索依托5G等技术,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MDT)、远程病理诊断、远程超声诊断、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医学教育培训等服务,将远程医疗协作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和跨区域专科联盟等有机融合,有效支撑分级诊疗,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6.规范互联网医院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建设互联网医院,依法依规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与评估、心理疏导、就诊指导等互联网诊疗服务,进一步推进网上预约分诊、检查检验结果共享等便民惠民应用,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开展药品配送等服务。

  7.全面推广应用“黔康码”。严格实名制就医,以“黔康码”作为全生命周期健康身份主索引和医疗服务可溯源的统一标识,优化“黔康码”应用场景和流程,加快推进应用环境改造。以“黔康码”替代医疗机构就诊卡,在挂号、入院办理、取药、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和共享、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等关键环节,全面支持通过“黔康码”进行身份确认和授权,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

  (三)以提升效率为导向,创新开展智慧管理。

  8.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国卫办医函〔2021〕86号),充分运用智慧管理工具,加强医院后勤管理、科研教学、物资供应、财务运营、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为医疗质量控制等提供大数据支持。

  9.支撑医院运营管理。建设完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HRP系统),加强以会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成本与物流为基础、绩效薪酬为杠杆的医院综合管理和运营的一体化管理,强化医院内部财务、结算、物资的规范化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SPD)、射频识别(RFID)、物联网(IOT)等技术,推进医院集约化运营服务。建立药品追溯制度,实现药品、试剂、耗材、物品等物流全流程追溯,提升医疗运营和服务效率。

  10.加强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中医、妇幼保健机构)要建设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互联网+”医疗废弃物管理系统,利用PDA对医疗废弃物从收集、运送、入库、出库等流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医疗废弃物在线监测,保证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控。

  (四)以信息标准和安全为保障,夯实智慧医院基础。

  11.提升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水平。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功能需遵循《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国卫办规划函〔2016〕1110号),数据标准需严格执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 500-2016)等健康医疗信息化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全面推动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与代码、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四统一”。推进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12.强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和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医院信息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信息安全防护。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根据系统建设与业务耦合情况,加快推进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在医疗卫生数据交换确保个人隐私保护,加强数据安全监测与管控。2023年底前,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要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20)》,完成网络安全等保定级、备案、测评。

  13.加强医院数据中心和网络建设。加快建设高效、安全、稳定的医院数据中心,核心系统机房要达到B类及以上机房标准。鼓励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加快“新基建”,建设“云化”数据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建设“双活”数据中心,实现异地数据灾备。加强卫生健康信息专网建设和应用,加快院内5G网络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重要性,牢牢把握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智慧医院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切实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建立临床、护理、医务、运管、药事、信息等多部门协作机制,统筹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要设立信息化机构,负责落实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

  (二)加大信息化投入。各地要不断加大对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要落实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责任,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根据医院功能定位和业务需求,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为智慧医院建设和信息安全运维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撑,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人才保障。各地各单位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配备和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入力度,持续优化医疗机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要按照每100张开放床位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设置信息管理部门岗位,并在职称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运维队伍。

  (四)做好总结宣传。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资源和平台,坚持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挖掘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医疗服务、建设智慧医院的有效做法和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工作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请及时报省卫生健康委

  山东佲慧康宇健康产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 动“互联网+医药大健康”的发展,搭建医药大健康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我公司专注打造佲慧康宇医药 电子资料管理平台,加快信息互通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效率,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质量管理和 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咨询热线:0531-87901115

  集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腊山工业园腊山路18-41号

  • 服务热线 [周一至周日 8:30-17:30]
  •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腊山工业园腊山路18-41号
  • 座机:0531-87901115
  • 邮箱:mhky@soroups.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